第三百二十三章:等朱棣回归!_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
笔趣阁 > 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 > 第三百二十三章:等朱棣回归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百二十三章:等朱棣回归!

  “姐夫,我们能不能去军中效力?”

  队伍行进中。

  徐增寿、徐膺绪骑马跑到朱棣身边,舔着脸,眼巴巴看着朱棣。

  陛下竟准许姐夫组建两万规模军队!

  要知道,这可是姐夫的私兵!

  朱棣微微皱眉,“你们怎么知道的?”

  当时就他、父皇、大哥三人。

  “姐夫,我们偷听到的,不光我们,还有其他人肯定也偷听到了。”徐增寿讪笑。

  他十分肯定。

  李善长也偷听到了。

  因为他注意到,当时李善长脸色,短时间变了又变。

  朱棣也没纠结此事。

  这种事瞒不住。

  很多人都会盯着他在福建的一举一动。

  两万人的军队,根本不可能瞒得住。

  父皇,恐怕也没想过瞒着吧?

  想通后,收敛思绪,瞥了眼两个小混蛋,“到福建后,你们就去村子里,跟着搞乡土村社建设,什么时候乡土村社建成了,我什么时候,让你们领兵,如果和百姓打交道,都干不好,那就老老实实回家,混吃等死吧!”

  这次离开,泰山让他把这两小子带上。

  泰山也是没办法。

  这两混账不是读书的料。

  待在金陵城,每天想着法往外跑。

  和一群同龄人混在一起,去城外做些赛马之类的意气之争。

  而年龄又小,现在送到军队中,也不合规矩。

  既然没有在书本上学知识的毅力和耐心,索性就去实践中学习。

  反正,他们需要的是能力,有能力,就不愁前程。

  对泰山的想法。

  他倒是比较认同。

  这两混蛋小子,脸皮厚,能说会道,和周浪一个德行。

  这种人一般比较好动,很难坐下来钻研学问,适合在实践中学习。

  带兵机会,他也会给。

  但绝不是现在。

  先让他们去农村,搞乡土村社,切身感受百姓疾苦。

  对他们往后人生,只有益处,没有坏处。

  啊?

  徐膺绪、徐增寿傻眼了。

  旁边,徐辉祖笑笑,没好气道:“我当初就是这么一步步走来的,别一天到晚,总想着一步登天!”

  姐夫是为这两小混蛋好!

  以前,父亲让他回凤阳老家种地,他也不乐意。

  父亲也没坚持。

  后来去土桥村。

  起初,完全就是因姐夫和阿姐在土桥村,去的次数多了,慢慢喜欢上土桥村。

  ……

  在这个过程中,他学到了很多。

  徐膺绪、徐增寿相互对视,无奈点头。

  朱棣瞥了眼二人,也不搭理,放慢马速。

  等徐妙云娘三的马车跟上来后,翻身下马,钻入马车。

  两小家伙躺在厚厚的被子上,睡的正香,徐妙云拿着一本书,独自看着。

  听到动静,扭头,莞尔笑着低语,“这么快就想两个小家伙了?”

  “想谁,你不知道?”

  徐妙云闻声,俏脸瞬间变红,扭头,假装给两个小家伙盖小被子,“幸亏雍鸣、祈婳现在听不懂,不然会很伤心。”

  朱棣含笑环臂,靠着车厢,转移话题:“知道父皇和我说了什么吗?”

  徐妙云好奇转头……

  “老头子说,准许我组建两万私兵……”

  徐妙云惊的微微张嘴。

  两万私兵!

  相当于三个藩王亲卫了!

  ……

  “还给我下了命令,大哥北征灭元时,必须带一万精锐回来。”

  朱棣话落,徐妙云感慨道:“父皇真的在为我们以后做安排……”

  她有种感觉。

  父皇似乎对大哥包容四郎,和四郎能磨合好的期许,越来越低了。

  是什么让父皇,突然发生这种转变?

  当然,无论是什么原因让父皇发生转变,对他们而言,都是件好事。

  至于下死命令,让四郎带一万兵马回来,帮助大哥灭北元。

  这道命令中,父皇的一些考量,没必要深究。

  父皇的位置,这些考量,都是应该的。

  ……

  洪武门。

  马车缓缓驶入。

  马秀英微微皱眉,看向朱元璋,“为什么突然给老四这么大权限?”

  朱元璋缓缓睁开眼,“还记不记得,咱和你说过,咱看到老四头上长犄角……”

  他这个儿子,身上具备,成为一条真龙的潜质。

  也有能力,开拓、开创一个江山。

  如此,还愿屈居标儿之下?

  这回就当是一次考验。

  如果老四再回来,表现出不愿臣服标儿的苗头。

  他就不再谋划什么兄弟齐心、其利断金。

  对标儿磨刀结束,他和秀英走之前,就彻底放老四离开。

  让老四带一万精锐回来,就是想看看老四练兵、带兵的能力。

  决定对老四的支持力度。

  老四是他喜爱的儿子,把儿子送出大明境外闯荡,不支持,不配为人父。

  但支持力度也必须掌握好。

  不能让老四建立的势力,压过大明。

  最好是老四弱于大明。

  标儿这一脉,和老四这一脉,相互依靠。

  标儿这一脉,掌握丰富资源。

  老四这一脉,依靠大明的棉布、瓷器等资源,获取商贸利益。

  他倒不是担心老四。

  是担心,老四发展太好,朝中有人眼红,等他和秀英不在了,借口老四当初创业,受了大明恩惠,要求老四割地之类。

  这类事,有没有可能发生?

  有!

  所以,如果老四的军队很精锐,不需要他支持,他就不会支持。

  这次让老四带兵回来帮标儿北征灭元。

  也等于是还账。

  “当然,这只是咱的设想,未来如何,谁又能知道呢。”

  朱元璋无奈笑笑,他对老四的期许,都变多少次了?

  马秀英默默松了口气。

  ……

  胡府。

  “什么!”

  胡惟庸浑身绷紧,瞪大眼,看着李善长。

  李善长点点头:“朱皇帝亲口许诺,朱四郎占据东番后,准其建立一支,上限两万人精锐!”

  朱四郎统帅两万精锐。

  足可以扫平四海之地,任何一个蛮夷小国了!

  海盗陈祖义,都能称霸海面。

  朱四郎若是去了。

  且拥兵两万,极有可能成为大明四海之王!

  ……

  “朱皇帝还说了,等太子北征灭元时,要朱四郎带一万精锐回来助战。”

  ……

  胡惟庸惊呆了。

  朱皇帝就不怕,太子和朱四郎反目成仇,朱四郎势大,夺了太子的皇位?

  朱四郎再回金陵,就会带一万私兵,耀武扬威,锦衣回归?

  ……

  一个个问题,接连不断冒出。

  他却一个答案也没有。

  许久后。

  胡惟庸回神,咬牙道:“我就不信,他们老朱家能避免祸起萧墙!”

  朱四郎发展的好,朝中百官不眼红?太子系不眼红?

  大明境内的地方豪强不眼红?

  他太了解人的贪欲了!

  这些人,都会为了利益,推动太子对朱四郎动手!

  ……

  胡惟庸越想心情越好,笑道:“恩师,这大海和陆地也不同,朱四郎在陆地善战,到了海里可未必了……”

  大海盗陈祖义,那是一个祖辈,就背离中原,去南洋蛮夷小国谋生之人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bi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bi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